霍德计划先卫冕再打拉拉后战查洛
国家税收增加——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税收收入2281亿元。
在中国东部城市无锡,11个物联网项目已在近日落户,总投资超过2.76亿元。上海市政府也于本月发布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从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应用推广、金融和人才等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为2010年中国经济工作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在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方面产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3%、19%和-45%,均大大低于同期30%以上的贷款平均增速,贷款结构调整成效十分明显。据发改委官员预测,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GDP的7%到8%。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日前表示,中国近期的目标主要是以拉动内需和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为重点,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全球环境研究所主任金嘉满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在低碳经济方面所做的布局和规划将主要涉及清洁能源产业以及传统环保产业,并且依靠增强自主研发自力更生发展低碳技术。
中国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并不仅仅是迎合国际潮流,而是结合自身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指出,资源税改革将是明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首选之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正在创造令世界瞩目的速度。
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在今后几年得到大发展、大繁荣,以逐步减少、甚至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清洁能源占32.9%,比上年提高了5.6%。高纪凡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行业前途无可限量。同时在电力减排的战线也由脱硫、脱硝扩展到减碳,减碳也即将成为推行绿色煤电计划的关键。
北极星电力网认为,电力减排必将牵制煤炭发电项目,而国家投资的方向也将偏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同时也将推动以减碳为主的新型产业链,为新型环保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而曾经指望全球推高减排措施代替能源投资的全球企业,已经将各自的关注目光转回国内,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政策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不少主要国家都确定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对于未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明确了承诺。而完成低碳消减碳密度40%~45%减排目标并不是一句空话,要靠企业和政府共同的努力,同时也给碳排放量大的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悉,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虽然此次气候峰会未能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减碳协议,但是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向前迈进的步伐还是清晰的。
据不完全统计,9月末全国新增风电装机559万千瓦。电力企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还将修订出台《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对于数量和规模,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目前本市有4000多辆天然气公交车,下一步将有所增加。
绿色北京的近期目标就是到2012年通过构建三大体系,实施九大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2020年的远景目标奠定基础。到2012年将形成5000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配套建设充电站等相关设施,并对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试点安装节油装置。
这些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其中单位GDP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将约束性执行国家标准,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能源消费占比等将执行北京市的相关标准。根据计划,到2012年绿色北京建设将完成16项重点指标及目标。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探索能效评估机制。如推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计划中称,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绿色产业的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绿色融资:建立投资基金金融方面,将研究机动车环境税费改革,制定高效节能产品推广使用的财政补贴政策和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使用财政补贴政策等。而记者发现,天然气的比重增加主要通过煤改气和天然气汽车的应用改善。绿色北京的内容涵盖了这三个经济。
绿色产业:未来有准入标准不仅是计划目标,记者发现,计划中提及了相关绿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同时,建立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加快建设5座大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围绕星级宾馆、餐饮街、高校集中区、度假村等餐厨垃圾集中产生地区,配套建设一批餐厨垃圾原位处理设施,2012年实现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达1545吨/日。编制发布《绿色北京中长期建设规划》。
出台落实《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加快推动一批清洁生产项目落实,重点支持一批环境效益明显的清洁生产项目。
除了研究制定并执行高于国家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将重点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出台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诊断。日前,已在延庆启动了30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项目。在计划中,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北京的建设核心。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陈玲介绍,三年内将推进梁家务等4个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完成北天堂、高安屯、顺义(二期扩建)、董村、南宫等一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2年实现全市垃圾处理能力达1.7万吨/日,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达2:3:5。
据张燕友介绍,将以建设中关村[6.45 0.3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力度,把北京建成全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围绕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需要,重点研发电动汽车、新型电池、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材料及元器件、新型热泵机组、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技术和装备,提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领域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促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核电高端技术、地热能、风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服务能力,培育扶持一批产品和技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抢占绿色经济发展制高点。
此外,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将加快推进官厅风电场二期建设。目前正研究制定《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 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张燕友表示,将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
同时,2010年首钢石景山地区冶炼、热轧项目全部停产,做好搬迁企业工业遗产资源改造再利用,发展高端替代产业。市交通委研究室主任郭卫亮表示。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模式,提高土地聚集程度和利用效率,研究完善引导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具体措施。绿色政务:制定节约用纸规划绿色商务:推动节能环保产品入市绿色建筑:将覆盖民用建筑56%针对产品上市、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提出了一些新的绿色方案。
积极开展碳交易、气候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金融产品的研究,并适时推进。据张燕友介绍,到2012年,北京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总额将从2008年的958亿元增长到1450亿元,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2008年的2.5%增长到5%,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2008年的34%降低到25%。
张燕友表示,下一步将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等领域的试点应用。研究碳排放指标和碳汇生产、计量、交易等相关标准体系。
在此基础上,还将完成首批重点污染源企业,以及火电、钢铁、电镀印染、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子等工业行业21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下一步将以2-3家零售企业为试点,逐步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商场、入超市。